怎么才能让分众胃口大开?给新潮支个招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怎么才能让分众胃口大开?给新潮支个招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ID:panshizhixin18),36氪经授权发布。 这并不是对分众和新潮的苛刻点评,而是笔者给新潮这一类创业者们的一些建议。 1. 新潮的创业者,其实很不容易 11月14日,百度和其他投资者共同投资新潮传媒21亿人民币的消息基本落定,让这个本来资金见底、几乎可见结局的故事,又增添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新潮创业者的坚韧,在这笔争取得来很不容易的融资时,发挥的格外分明。或许,这和新潮的创始人张继学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很有关系。 张继学是1996年就开始创业的。当时,互联网创业还是国内投资者基本摸不到门径的高级游戏。而才子辈出的四川,最多的是媒体创业者。张继学的第一笔买卖就是在乐山市成立了一家名为“乐山今日传媒”的公司,专门代理乐山电视台的广告。当时的乐山电视台,是四川地方台中经济效益较好的一家。不过,这毕竟是依附别人的生意,张继学很快转型。 2004年,张继学在成都创立《新潮》生活周刊。是一本导购型的周刊。不过,其时已经是平面媒体衰落之际。 故此,2008年张继学二次创业,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转型。他在《新潮》的基础上,创办了新潮网。新潮网同样是一家具有流量代理色彩的网站,收入上依赖运营腾讯广告和移动DSP流量平台,当时流行的如弹窗广告、开屏广告、插屏广告等等都有,但这事最终也没有做大。 据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张继学后来还也办过整形医院,但随后卖掉。此后,也还做过一些规模较小的尝试。 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到,张继学的性格很有意思,一方面他头脑灵活,关注社会热点和优质资源,在创业上很有激情,很有连续性。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停的换方向,这是否也能折射出性格中的一些投机色彩?(投机和创业很难在创业者身上完全分离,好的创业者也必须有看到机会且善于“投机”的性格因子) 作过许多尝试未果之后,2013年,张继学第三次创业,,创立新潮传媒,主打社区电梯广告。这个领域,从当时来说绝对是创业冷门,因为分众已经在该领域制霸多年,这个领域基本没有出现过像样的第二名。所以,张继学能选择这个行业,说明其一定了解了这个行业的一些规律,找到了一些门径。 有趣的是,张继学在混沌创业营认识了庞升东,后者成为新潮在资本层面很重要的操盘大师。 有趣的是,庞升东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坊间传说,他的第一桶金来自1999年建立了个人网站,随后开创51.com后,一度风光无二,后遭遇市场变化,被腾讯压制,又再转型2345导航网站。 导航站这个领域,是中国互联网的特色,hao123和265都是草根掘金的典型,2345导航站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最后借壳海隆软件实现上市,再转手卖掉控制权。此后,随着导航站的功能逐渐在智能手机时代弱化,庞升东又推动2345转型现金贷,这种模式以趣店为代表,年化利率高达100%-200%,但在趣店上市后又遇上了政策危机而变冷。 所以,张和庞,一个是传统平面媒体出身,一个是互联网流量广告出身且转型操作的老手,这两个都在思考再次转型的人,碰出了火花。他们决定借鉴分众传媒在社区媒体的成功,打造一个“社区流量媒体”。 应该说,新潮的开局就很注意针对分众,在很多广告资源已经被分众消化殆尽的情况下,新潮独辟蹊径,在社区电梯里分众的电梯海报旁加了一个屏幕来播放广告,广告上还加二维码,可以扫码转化成线上流量并完成购买。这样,每一块屏就好像一个社区商店,为此,新潮的广告语定为“广告投新潮,产品买到家”。 那么,是新潮创生伊始就是为了对标分众,甚至是为了卖给分众么?这话笔者不敢乱说。 业内对此也有两种看法,第一种认为,不能因为新潮对标分众,就认定其创立目的旨在“卖身”。毕竟分众是行业老大,任何人寻求突破,都不可能脱离分众的影响力范畴。 第二种则认为,新潮的操作,在最开始是希望直接对撼掉分众的一些份额。但随后,渐渐找到了差异化的竞争点,在百度加持后,新潮既可以考虑卖给分众,也可以考虑以自己的差异化来进行竞争。 不过,说一句实话,无论从新潮早期的操作手法来看,其无论是广告位在分众点位旁边的开辟,还是广告价格以分众为参考进行大派送、大打折,还是一系列盘外的公关操作,都可以看到新潮是在极力吸引分众的关注。 2、向新潮学习如何做公关 毫无疑问,新潮传媒的业务做的如何暂且不论,但它的公关绝对是优秀的公关。 多年以前,笔者在某个机构接受公关基本训练时,学到的第一条原则就是——绑定老大原则。告诉我这句话的人,现在已经是一家估值百亿企业的掌舵人了。 所谓的绑定老大原则就是,如果你是某个行业里的追赶者。那毫无疑问,你所有的传播都要把自己和这个行业的老大绑定起来,无论是对比、攻讦、横向联系还是号称即将干翻对方,只要绑定了老大,你的传播效率就是十倍百倍。 如果老大的哪个公关人员一时昏了头,回应了一把。恭喜你,你百分百赚到了。 幸好,分众目前还没有犯这个错误。不过,我猜分众一定忍的很辛苦,因为新潮的公关战略槽点太多。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新潮的公关术。 绑定老大的原则,首先就是要让别人弄不清楚,到底谁是老大? 比如,我们都很熟悉分众的广告语是“中国4亿城市人口,2亿看分众“,出处是CTR央视研究。 然后再看看新潮怎么说的,它说的是:“新潮传媒已覆盖全国98个城市,近63万部电梯,日均触达近2亿人群”,出处不明。 好吧,如果你不熟悉这个领域的话,你会产生一种这是两家差不多体量的公司的错觉,因为双方一个是“2亿看分众”,一个是“触达近2亿人群”,这分明就是双巨头的格局嘛! 如果这个还不够有迷惑性的话,那再看这个,公开数据显示,在屏幕的终端数量上,分众的可发布终端数量在260多万个点位,新潮的可发布终端数量在40多万个点位。 从这个数据角度来看,新潮也蛮不错,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分众的六分之一那么大。要知道,在电梯媒体这个行业,过去十几年还从来没有人超过分众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这给人一种感觉,才开张两三年的新潮,确实是追的很凶猛。 如果说从触达、点位上已经让人看的眼花缭乱,那下面的就更有迷惑性。我们以新潮发在某地方媒体的新闻稿为例,里面有一句话——“新潮传媒带着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更便宜的社区媒体流量的使命”。 如果看这句话的表面,新潮说自己“更便宜”是木有错的。的确,新潮是用分众5折的价格在售卖自己的广告位。 但是,有句话叫好货不便宜,其实,新潮不仅还不够好,更不便宜。 比如,分众的写字楼屏一个屏每周大概60块钱,新潮卖20块,看上去是三分之一。 但是,分众写字楼屏幕的流量是新潮公寓楼屏幕的10倍以上,换言之,按流量算,新潮其实远比分众更贵。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