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精英回国一年记——是希望,还是希望破灭?
“不少回国的工程师入职前都和他本人面对面、一对一聊过,也是冲着这个选择头条的。”从Google Brain离职加入头条美国分公司,现任今日头条高级总监的刘小兵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欣赏头条内部的“工程师文化”以及公司内部不公开职位的扁平化管理。 国内的职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这几乎是包括刘小兵在内的所有受访者所达成的共识。而国内目前科技圈流行的“复制硅谷科技公司文化”的做法,也让归国的工程师更加容易地融入到国内职场。 留在美国追求“中国职场梦”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批工程师对于做出回国这样巨大的人生转折难以下定决心。 孩子的教育是个大问题。一旦工程师决定回国,大部分家庭另一半就需要独自在异乡硅谷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 “原来觉得一个人带孩子其实也没什么难的。但老公回了国,家里一旦遇到点事情,连个搭把手帮衬的人都没有。”一位老公回国加入创业公司,目前独自带孩子生活在硅谷的女生告诉硅星人。“现在白天完成自己的工作,下班接孩子做饭,给孩子辅导功课,周末还要一个人送孩子上兴趣班,几乎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硅谷华人工程师选择了折中和试水——暂时加入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的北美分部。 “加入任何中国公司海外分部前都要了解为什么公司要建立这个分部。”杨建朝说。有些公司自身还没有盈利,就为了做公关,大肆烧钱建立北美分部。等公关宣传过后,融资到位,加入的那些工程师就成了被创业公司利用过的“炮灰”。 而他之所以选择头条在美国的分部,是看到头条对于技术的执着和国际化的决心。杨建朝表示国际化是头条这一整年的核心战略,也是整个公司技术研发的刚需。 摇摆,就永远不知道结局 当越来越多的归国华人工程师看到了“回国”的诱惑,他们开始动心接触抛出橄榄枝的中国科技公司。 他们羡慕节节高升的杨晓峰,却也害怕成为无功而返的张昂。但成为哪种人,除了各种外因的影响,也和个人的选择分不开——回国这个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只有那些像杨晓峰一样,回国前深刻对公司做调查,回国后拼命勤恳工作的年轻人,才能成功躲开一些回国道路上的“雷”,在那些招兵买马的中国科技公司大干一场。 不过,国内的人才培养越来越完善,留给华人工程师的机会也就现对越来越少了。一些专门招聘华人工程师回国的跨过猎头表示,现在,可能留给华人工程师“左右摇摆”的时间不多了。 要回,赶紧回。他给出了衷心的建议。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