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长下却只有三成机构盈利,冰火交融的医美行业如何走出困境?
之前医美行业发展了二十年,但没有人考虑过脂肪也能够做成一个单项的连锁。以前大家都认为小光电可以做成连锁,但澳码星光发展做了大光电的连锁。因为小光电的连锁没有壁垒、没有门槛,任何一家机构都能够复制,而大光电技术门槛高,意味着竞品会变得比较少,而且大光电效果好,也能够产生技术的效果。 中国医美行业同质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说了很多年,缺乏自己独特的定位,但为什么今天还是这样的情况?90%的医美机构都是综合性的,没有自己明显特色的优势?作为医美机构的管理者,可能还是要去思考自己的战略和定位。 战略是什么?有人说战略就是舍九取一,很多人说定位在一个细分市场不就失去了很多的机会?所有成功的品牌、所有伟大的品牌都是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没有说做所有人的生意,都是从市场当中去切,所以有取得就意味着有舍得。定位就是要选择细分的市场,因为只有细分的市场才能突出相对优势,可是在这两点之上,我相信还有很多的难点阻碍了大家去做一些差异化的定位,所以战术上也有这样几个建议:消费者洞察、技术创新和组织激活。 在座的各位都是专业人士,技术创新就不班门弄斧了,重点讲一讲消费者洞察和组织激活。 消费者洞察这个词可能在医美行业很少有人提,但其实在其它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基本功,甚至是做一些事情的原点。比如我曾经和一个在肯德基做了二十年的市场总监聊过,你们多长时间去做一次消费者洞察? 他们说我们每天都在做,因为看起来都是年轻人在吃我们的汉堡,但二十年前的年轻人和今天的年轻人是一样的人群吗?当然不一样,有着巨大的差别。有了消费者洞察,你才知道你要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服务、什么样的营销、什么样的包装,这是你做一些事情的原点。 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普遍的商业规律,每一波渠道的变迁都会影响这个行业的变迁。打个比方,以前百丽、达芙妮曾经是女鞋行业的巨头,每一家线下都有几千家门店,市值也曾经突破千亿,但今天这两家公司要么市值跌了90%,要么已经快退市了,渠道也正在打包出售。 为什么?因为过去几年消费者买鞋的渠道变了,现在第一大渠道是电商,所以每一波渠道的变迁都会影响行业的一波洗牌。过去的十几年医美行业最大的获客渠道是百度,今天这个获客渠道在发生变化,以前很多医美机构能够赚很多钱是因为百度玩得好,但任何事情都有惯性,原来的渠道玩得越好越有可能影响你对新的渠道的了解和认知。 很多人认为,好,渠道变了,那我安排一个新的团队去做新的渠道不就行了吗?但我们看很多行业的历史,仅仅这样是行不通的,达芙妮也好、百丽也好,没有电商部门吗?一定有,为什么仍然被时代所淘汰掉了?因为渠道的变化背后其实是消费者的变化,就是你只看到了渠道的变化,但其实是消费者变了。如果你只是说我有新的人去做新的渠道,但忽略了消费者的变化,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中国过去五年医美行业爆炸式增长,我自己个人的判断是,其实这是一个代际更迭的机会。 2013年开始是什么日子呢?第一波九零后二十三岁,开始自己毕业上班有工作有收入,而这一群人对医美的接受程度天然就是比较高的,当他们开始有收入的时候开始大量消费医美。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