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5G时代的风险和机遇

发布时间:2018-12-21 00:52:00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5G时代的风险和机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新知 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5G频率分配最终尘埃落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获3.5GHz(吉赫)频段100M(兆)频率;中国移动获2.6GHz、4.9GHz频段共计260M频率。按所获频率许可,三大运营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5G时代的风险和机遇

5G时代的风险和机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新知

2018年末,国内三大运营商5G频率分配最终尘埃落定。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获3.5GHz(吉赫)频段100M(兆)频率;中国移动获2.6GHz、4.9GHz频段共计260M频率。按所获频率许可,三大运营商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5G试验。

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了,我们终于可以确定,2019年将成为中国的“5G元年”。

任何基础技术的突破,都终将传导至商业层面。而越底层的技术,则越会掀起巨大的波澜。

回想2014年,4G全面铺开后,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发展高峰。在四年时间里,巨头百度由于布局稍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坠下了。

而另一边,滴滴,今日头条,美团,快手等互联网新贵,乘风而起,迅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切入了人们的生活,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4G的全面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独角兽企业。

新的技术带来新的生产方式,而新的生产方式将孕育出更强大的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找到了合适的接入方式,由时势了造英雄;也有人错失了接入的时机,被人弯道超车,道一声“非战之罪”。

技术越底层,动荡就越大。5G称不上什么划时代的技术,但掀翻一个“互联网下半场”,绰绰有余。

5G的应用场景

在普通用户的印象里,5G或许仅意味着“更高的网速”。但事实上,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归纳,5G系统的应用场景,除了“移动宽带增强”(高网速)之外,还包括“低功率海量连接”以及“低延时高可靠”。

其中,“移动宽带增强”可进一步细分为两个场景:“广域连续覆盖”和“高容量热点”。

前者的特质体现在覆盖范围的广度上,以保障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目标,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高速业务体验。

后者则体现“质量”上。在诸如赛场或音乐会等大型集会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满足极高的流量密度需求。

通俗来说便是,哪都能上网。同时不但能上网,还很快,且高保真。

而“低功耗海量连接”主要面向的是智慧城市、环境监测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

具有小数据包、低功耗、海量连接等特点。

不仅具备超千亿连接的支持能力,满足100万/平方公里的连接数密度指标,还可以保证终端的超低功耗和超低成本。

也正是由于这个场景的存在,物联网的进程将再一次加快,所谓的“万物互联”终将照进现实。而最近常常被提起的那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也正是由此而起。

至于“低延时高可靠”,则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这类应用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的指标要求,需要为用户提供毫秒级的端到端时延和接近100%的业务可靠性。

具体来说,在该场景下,5G可以达到10毫秒以内的延迟,这也意味着自动控制刹车几乎与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差不多。另外,5G可以实现在基站边缘进行计算,这也意味着自动驾驶数据可在最接近汽车的网络上处理,而不用上传到相对更远的街区机房。这也将缩短自动驾驶的反应时间。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种应用场景,所对应的网络设计是有所差别的。通过BBU功能拆分,核心网部分下沉等手段,5G通过“切片”的手段,对网络进行了拆分、细化,从而达成了灵活应对场景需求。

换言之,并不存在一个全能的水晶球,以同样的结构可以同时满足1,2,3种不同的场景诉求。在实现上,5G将物理网络按逻辑划分为N个逻辑网络,而不同的逻辑网络,则服务于不同场景。

进而在结果上,达成了“瑞士军刀式”多功能网络的效果。

C端远景

事实上,相比5G在产业端带来的冲击,该技术在C端部分的想象空间并不算太大。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产业端冲击太强,衬得C端不那么强了”。单拿出来说,5G在C端引起的链式变化,也将对我们的生活及部分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乃至颠覆。

  • 电信服务

首先就是各位比较关心的流量费。

老百姓的印象里,各位运营商都是憋着劲儿挣我们流量钱的。但事实上,电信服务的消费市场已经饱和,用户普及率达到109%,ARPU(每用户每月平均收入)2018年上半年就下降了51%,远远超过国家给运营商的全年下降50%的指标。

据华泰证券统计,中国移动自2017年二季度以来,收入同比增速呈现下降趋势;中国电信自2016年一季度以来,收入同比增速整体下滑;中国联通借助混改营收增速在过去一年得到改善,但2018年二季度和三季度连续两个季度收入增速也出现下滑。

整体来看,运营商业务增量却不增收,剪刀差不断扩大。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完成43671亿元,同比增长139.8%;但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915亿元,同比仅增长3%。

工信部通信科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表示,“5G技术,指望流量收入希望不大,2019年流量收入就见顶了。”

而另一方面,在面向未来的5G万物智联时代,与智能手机时代不同,运营商一开始就具备了端到端的生态掌控能力,也意味着更有能力在物联网中获取更大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运营商的目光也将更多地聚焦于“重回生态中心”的目标。

最近几年,各大互联网OTT风光无量,运营商只能充当“管道”这样的背景墙角色。而5G来临后,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它们将试图以平台及应用的方式,增强品牌效应,提升用户“黏性”。

在这样的远景激励下,没有哪家运营商,会愿意在流量费上对用户造成过高的门槛。

  • 虚拟现实

2016年是所谓的“VR元年”。从一开始VR概念被架上神坛,各大资本蜂拥而上,到年末又迎来了“资本寒冬”,紧接着便是一系列裁员、倒闭。VR渐冷。

事实证明,那是被资本催熟的一场闹剧。而经过那样一番折腾后,许多人又反过头开始觉得,VR是不是言过其实了?VR是不是一个伪需求?

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16年初的VR领域还只是一盘散沙,无论是PC头显。还是一体机,各有各的操作系统,各有各的内容平台。而随着谷歌推出Daydream以及微软Windows内置支持VR,该行业得到了初步的规范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可以算是“VR元年”。

然而由于整个领域基础设施的不成熟,VR落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中,对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需求,在当时还不能很好的满足。

5G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近两年显示屏、显卡芯片等硬件技术也有着极快地发展。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涌认为,VR可能是第一个5G规模化的应用场景,目前已逐步在产业化,预计2021年,VR产业将迎来大爆发。

届时,高端重度体验的游戏和娱乐消费模式,将对现有的相关产业形成极大冲击。

一方面,现有的游戏和内容公司将面临新晋对手的挑战。

而另一方面,上游的显卡,芯片厂商,以及VR游戏和VR内容的开发引擎,乃至眼球追踪,光学定位等相关企业或从业人员,都将迎来那份迟到的红利。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时代特征,信息摄取方式的碎片化以及信息分发的丰富性,内容消费市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当我们谈到娱乐消费的时候脑袋里往往想到的是游戏或影视作品等。但事实上,文字工作者也将在此次浪潮中受到一定冲击。

所有的内容消费,本质上都是对用户时间的占据。因此,当某种消费模式的吸引力陡然升高的时候,则必然会带来其他内容载体模式的消费市场减缩。

除了以上两点,5G还将在许多领域对我们普通用户的生活产生影响。诸如落地实现更高清的4K视频。据了解,4K视频流需要最低下载速度为25MBps,而5G将能提供100MBps的最低下载速度,4G则会低于10MBps。

还有直播领域,比如山地等不便拉光纤的地区展开的体育直播(滑雪,拉力赛等),户外直播(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能涌现出更多的贝爷),以及公共安全(如野外搜救)等具体场景。

产业远景

“4G更多的是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创新。但5G是生态构建。4G像修路,5G是要造城。我们要把一个生态构建起来,去赋能各行各业。”某业内人士谈到。

事实上,5G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各大行业的牵扯之广,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之深,不可避免地使该技术成为了实现产业升级,发展新经济的基础性平台。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