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大企业如何助力创新发展 | WISE 2018新经济之王
当然大企业有自己的优势,有资金、有人,在所在的领域是最敏感的,可以最早看到自己的问题和机会。能不能做到呢?我们也跟大的企业合作,我们发现确实有蛮多的困难。无论是作为大企业的代表还是服务大企业的代表,在这个过程当中,各自所在的机构主要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能够给我们在场的人有一些启发。 刘靖:创创社区是三年前成立的,校友花了很大的力气,捐钱捐人力成立了这个机构。我们最早跟腾讯合作,现在的青藤大学是我们合作的升级版,百度也合作了,还有京东金融。这三个项目产生了很多独角兽,大家听过最近上市的趣头条,还有触宝科技、映客,这都是我们的学员。也不能说我们帮它上市了,但是在这个里面无论是个人提升,还是个人提升以后回到企业里,再有提升,我相信都是存在的。 同时,我们这边还有很多没有上市的独角兽,包括VIPKID,前100个客户都是长江投资人的小孩。包括一些To B的隐形冠军,都在我们这里学习过。我们希望通过社群的力量,在他们后期的发展上做一些帮忙。 长江商学院是一个教育机构,我们基本上以教育产品为切入,做一个创业营。这个创业营天然就是一个社群,把优秀的创业者聚在一起。有些友商的创业课程是接地气的,我们这边没有这么实操,帮你解决眼前问题。但也许是高屋建瓴,可以给你一些思考、想法、认知的内容。 再就是除了教育以外,我们还有一个庞大的商界校友群体。这个群体有很多市场合作的机会在其中。 今年开的全球创业硅谷,每年会带回30家到50家的全球技术公司,包括硅谷、以色列、东南亚,我们希望提供给他们对接中国市场的机会和能力。同时国内的公司,也会把这个概念带到国外去,做全球的扩张。 我们的眼光从三个角度,一个是全球化的考虑,不要仅仅局限在中国市场。第二,科技颠覆的角度,我们会更关注科技颠覆性的技术的创新,来引领创业的生态。第三,我们还会像长江商学院一直提倡的关注社会创新,就是创新要对社会有影响力,不一定只是为了上市,不一定只是为了上市和估值的考虑。 李政:36氪也是一样的理念,以前我们植根在中国,从前年开始部署海外站。刚刚刘总讲到了以色列、东南亚都是我们关注的,日本站我们也上线了。 长江商学院原来是服务大企业的,近些年随着时间的到来,开始服务创业公司。聂总这边中关村一直是服务创业公司的,算是老牌,你这边有更多经验介绍一下吗? 聂丽霞:我们跟刘总的路径是反的,我们过去服务了2921家的创业公司。我们为什么做大企业呢?其实在2015年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有很多科技创业公司真的就是擅长做技术创业,但是不擅长做后面的商业化。 产品做出来之后,当时看它的技术、产品非常好,可能你过一段时间再看的时候,它的进展不大。所以我们在2015年9月份开始跟大企业合作,我们想解决的问题,这些好的创业公司它的商业化怎么跟大公司合作来解决呢?因为应该说这是科技创业公司团队不太具备的基因。很多人的背景,都是理工科的背景,还有一些大的公司做技术与创新的背景,所以在商业化这一段并不是很擅长,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大企业也有很多创新的需求。 在这里面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创新真的是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讲,这都是它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很多新的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上,应该说很多中关村的公司,包括很多公司都是从国外回来的有大公司和海外名校理工科的背景,他们站在创新的前沿,可以发现很多新的东西。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