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同行者滴滴和它的新出行时代
“滴滴已经超越Uber,因为它明白自己的存在并不只是关于汽车,而是关乎出行。” 他对硅星人说。“比如滴滴将自己与共享单车建立联系,或是投资。而Uber也跟着在最近买下了JUMP共享单车。看起来他们正在跟随滴滴的做法。“ 安全将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中国市场的直接竞争虽已结束,但滴滴和优步可能终究会再次在国际市场上“短兵相接”,而在再次相遇之前,各自经历的事情,对危机作出的不同应对及改变,都会成为决定竞争结果的关键因素。 今年发生在滴滴顺风车业务上的安全事件困扰着滴滴,这些问题提醒着滴滴,他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已经不只局限在共享出行行业的运营模式,还需要去尝试解决随之而来的超出单个公司或市场范畴的更广泛议题。 力量越大责任也越大,滴滴逐渐度过一味追求业务发展和市场份额增长的“蜜月期”,开始更清楚认识到应该承担的责任。程维和柳青在安全危机之后的道歉信中说道“我们的无知自大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而程维在近期的内部邮件中表示,滴滴“绝不是一家黑心企业”。 作为应对,滴滴进行了一连串的调整和问责。顺风车业务下线,负责人和一名高管被免职。9月初,滴滴还暂停了一周深夜网约车服务,此举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8.7亿元人民币。 之后,滴滴升级了安全功能,增加了一键报警按钮,并对所有行程内对话录音,并在滴滴服务器上保存一周时间。同时,还在部分城市上线车内录像、短信报警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在征得司乘双方同意后进行行程中的车内录像。行程中,车内录像不仅有助于营造文明的出行环境,也能为平台判责提供更多依据,这将有助于辅助解决司乘纠纷问题,降低司乘冲突,提升平台内司乘用户的行为规范和文明诚信,并监督司机服务质量。 针对网约车内发生各种复杂场景,滴滴还上线了公众评议会,听取广大用户的意见,从而真正地改变一些事情。滴滴还提醒乘客添加紧急联系人,允许乘客与联系人分享自己的行程。同时,内部也增加了客服人员的数量。 滴滴遇到的问题,优步身上也在发生。不过,中美不同的监管以及市场环境导致两家公司的应对也不同,优步在印度曾遇到多起发生在平台上的性侵事件,但优步的不当处置一度令其在德里暂停服务。而在美国,根据优步的条款,若发生性侵投诉时,优步建议受害女性通过仲裁来解决问题。像滴滴作出的大动作调整,在优步身上很难看到。 这些对比也很明显看出两家公司在文化上的更深层次差异。不少曾就职或了解优步的华人工程师都曾对硅星人批评过优步的文化,一种典型的“兄弟会文化(tech-bro culture)”。最近几年围绕优步高管的性别及种族歧视丑闻不断。 这些差异都将在未来两者的竞争中以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滴滴在安全方面经历过的挑战和为此作出的改变,届时可能成为他们的差异化优势。 融入硅谷 研发最先进技术 中国互联网的过往20年,发展速度惊人。在硅谷这个世界互联网科技的中心,你也能很好地感受到这个趋势。这些年,在硅谷的中国公司办公室或研究院越来越多,形成了一股力量。 不过,如果你走访这些公司,你会发现,许多公司仍然以中国员工居多。 一名长期在海外公司工作,后回到中国创办科技企业的创始人就对硅星人表示,为什么中国公司就只能招中国员工?“这样的思路其实是局限自己,既然来到这里,这么多资源为什么不利用,那到这里还有什么意义。”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