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谁差点“杀死了”ofo?

发布时间:2018-11-23 16:27:20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虎嗅网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谁差点“杀死了”ofo? 从被资本助推围宠,到橙黄之战、南北对峙,再到如今的自身难保,ofo创始人戴威到底还是看清了现实,他在内部会议上主动“认错”。只是,当下ofo亟待解决的不再是戴威想不想卖,而是谁愿意做接盘侠。本文来自微信公

刘兴亮告诉记者,共享单车在资本拥趸下,逐渐走向了一个“疯狂融资——造车——投放——再融资——再造车——再投放”的死循环,参与者的竞争模式也变得极其简单粗暴——争夺市场老大,无限度融资,再烧钱造单车投放到市场中去。

“共享经济连接供需两端,本身是轻资产的模式,但ofo和摩拜却是自有单车租赁的重资产模式。”刘兴亮告诉记者,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不同于滴滴等出行企业,不仅技术创新遭质疑,分时租赁的收入相较超千万量级的车辆投放、硬件损耗及其他管理费用,即便经历了从天使到E轮的十余起融资,ofo很难自我造血。

ofo投资人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一直强调“独立发展”,并在多个场合表态ofo和摩拜两家是针尖对麦芒,“短时间内便将结束战斗”。然而,他在2017年9月突然改口,“目前ofo与摩拜已经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每个月还要投入大量资金运营,唯有合并才能盈利。”

对于“谁合并谁”,朱啸虎认为,“这对资本来说并不重要”,显而易见,他看重的是投资回报。

随后在11月份,摩拜和ofo被曝共挪用60亿元押金填补资金缺口,尽管两家公司均未直接回应,但这一消息瞬时让共享单车模式遭受质疑。这让朱啸虎更加强调合并的必要性。

“摩拜和ofo再继续打消耗战是没有意义的,在行业还没山穷水尽的时候合并,需要大智慧和大格局。”朱啸虎不断催促着两方就合并进行谈判。

作为摩拜单车投资方、愉悦资本创始人刘二海也主张两家合并,但“我反对合并的公司为一家大公司所控制,这是不可接受的。”他口中的大公司指的是滴滴。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下半年时,滴滴就进入了ofo的投资人队伍,并连续跟投多轮,成为ofo的大股东,拥有一票否决权。

当摩拜和ofo的合并建议提出后,滴滴的目的十分明确——它想要成为合并后公司的控制者,这让在资本博弈中的戴威难以接受,他靠着创始人的“一票否决权”与滴滴分庭抗礼,果断拒绝了合并方案。

“非常感谢资本,助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希望能尊重创业者的理想。”戴威公开强调自身及团队的“独立性”。这一举动让力推ofo和摩拜合并的朱啸虎直接于2017年年底,向阿里转让了持有股权,退出ofo。

即便如此,当年的ofo年会办得是极为热闹。戴威为十名优秀员工颁发了证书,还分别“犒劳”了牧马人、期权及额外四个月的工资奖励。要知道,当时ofo的账面上已接近赤字。而热闹过后的戴威,只得向巨头“请求援助”。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制衡滴滴,ofo不仅拿下了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投资,甚至在今年1月以抵押动产的方式获得阿里17.7亿元贷款,后又在3月通过股权与债券并行的方式获得了阿里领投的8.66亿美元,使阿里直接进入了ofo董事会。

夹在滴滴和阿里之间的ofo,原想择一良木而栖,却未料想滴滴托管了小蓝单车,并加紧推进“青桔单车”,而阿里则不断战略投资哈罗单车,且无意对ofo进行并购。

最让ofo意想不到的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摩拜竟选择了“卖身”美团。

“一直都坚持公司独立发展”的摩拜CEO王晓峰感到很无奈“团队也犯了很多错误,胳膊拧不过大腿,在中国创业公司永远绕不开各种巨头……”起初业内不明白王晓峰缘何叹息,直到并购案细节被披露出来,才发现这一结果完全受大股东意志主导,连创始人胡玮炜都无可奈何。

“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胡玮炜在采访中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悟。

戴威看到,行业正在进入巨头收割阶段,独立生存的ofo危机四伏。就在摩拜归入美团麾下的几个月里,ofo被传收购、资金链断裂数次,就连曾经执着于收购ofo的滴滴也降低了购买意愿,这让ofo的估值一再走低。

当胡玮炜卖掉摩拜,实现财务自由时,业内不少艳羡的声音发出。但戴威有自己的打算,他期待ofo能逆袭。

除了危还剩什么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