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便利店造血能力不足,六成净利润率不到2%,倒闭4家资本还在涌入

发布时间:2018-11-07 08:56:08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AI财经社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便利店造血能力不足,六成净利润率不到2%,倒闭4家资本还在涌入 几天前的一个下午,一位罗森员工飞速冲到董事长助理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点签字,全家的人也在竞标这个门店,我还得赶快过去。” 这一幕在上海并不稀奇。这个常住

多位深耕传统便利店的创业者向AI财经社表示,外界看到的门店扩张、货架上的商品只是便利店行业的冰山一角,下面更为庞大复杂的是整个供应链体系、鲜食厂构造、团队搭建、门店人员培训、系统数字化等,而正是水下未露面的冰山才是撑起便利店盈利的关键。

便利店自身无法造血养活自己,失去资本的庇护后,只能自食其果。

邻家倒闭一个月后,北京131便利店也因投资方春晓资本P2P暴雷、合伙创始人韩越被拘留陷入资金困境,接连关闭门店。紧接着,曾和全时便利店同属于复华控股集团,后被剥离的全时生活也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关店的现象;天津好收成便利店则因公司高层出现“蛀虫”导致资金链断裂倒闭。

便利店造血能力不足,六成净利润率不到2%,倒闭4家资本还在涌入

倒闭的这些便利店都有一个共性,没有实现盈利,甚至连现金流都是负数。一时间,快成为风口的便利店行业,急转直下。

02

失效的“互联网打法”

涌入便利店赛道前,这届资本早已经历过千团大战、O2O浪潮、滴滴快的之战、ofo和摩拜的橙黄之争。在线上红利殆尽的当下,一种独属于互联网时代的资本打法逐渐形成——大量资金投入,烧钱占据市场份额,形成垄断获得巨大线下流量后,吸引互联网巨头接盘。

资本进入便利店时也遵循着同样逻辑,这与中国零售市场的改变有关。

1992年大陆第一家便利店7-11在深圳开业,1996年、2004年它的老乡日本便利店巨头罗森、全家相继进入中国。再加上一些传统的零售商、流通商加入这一阵营,美宜佳、唐久、天福等本土便利店随之出现。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便利店市场一直是日资和本土传统便利店的天下。

资本并没有入局的欲望。一方面,传统便利店倾向于和本土零售商合资成立公司或单独成立子公司运营,资本很难加入;另一方面,资本也不愿将钱放入投入成本高、周期回报长、利润低的便利店中。

然而,时也,势也。2017年新零售将一切打破,便利店成为重要的线下流量入口,资本将目光投向无人货架和便利店。2018年年初,当中小型无人货架企业出现裁员、倒闭时,资本对便利店的投资兴趣更高了。

便利店造血能力不足,六成净利润率不到2%,倒闭4家资本还在涌入

“便利店是热门赛道,我可以不投资头部企业,但我不能缺席。”有投资人直言不讳地说。这也是为何去年以来不断有资本加入便利店赛道的核心原因。

延续此前互联网打法的逻辑,部分便利店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开店,2017年中国便利店的门店总数终于破10万。为了加快速度降低成本,有的便利店选择放低门槛,缩小门店面积,10平方米的店都被列入计划。

但最终资本拿手的“互联网打法”在便利店行业失效了。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