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过招 | 科大讯飞胡郁:人工智能落地之惑

发布时间:2018-09-25 01:52:32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AI财经社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过招 | 科大讯飞胡郁:人工智能落地之惑 撰文/ 孙静 编辑/ 赵艳秋 科大讯飞正陷入一场网络风波。 昨晚,有网友发文质疑,9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一场会议中,迅飞用人类翻译“冒充”AI同声传译——先用语音识别同声传译的译文,再投放到现场

BAT都在做智能音箱,现在看到的只是音箱价格大战,但智能音箱没有像水电煤一样成为家庭必备产品,甚至不如抖音App更有粘性,让人离不开。我认为,这条路上的探索大概还要持续5年时间,且不是一家公司能够做到的。未来的爆款硬件单品,一定不是手机这种工具化、统治所有用户的产品,我觉得有可能是个性化的产品,有多样性。

AI财经社:讯飞在做什么准备?

胡郁:偏工具形态的,我们会直接做硬件,比如翻译机。另一种是提供打包方案,可以整合已经结盟的芯片商,加上讯飞的AIUI、云计算、硬件模组,打包在一起,输出解决方案。 

AI财经社:在消费者端的具体战略是怎么考虑的?

胡郁:我现在不可能告诉你们讯飞的战略。原来周鸿祎说,做模式创新、微创新千万别大声嚷嚷,现在做源头核心技术创新的,也不要大声嚷嚷。

AI财经社:我猜,是不是与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相似,自己做底层支撑平台,然后找合作伙伴一起去实现商业落地?

胡郁:大致方向是帮助硬件厂商解决销售渠道、内容打通、智能语音技术支持的路径。未来叫OS还是AIUI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生态中是否占据核心地位,讯飞要去做keystone。

未来,所有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我们也要做“去中心化赋能”。这个其实很难割舍。我们原来在语音领域已做到统治地位,但现在要反过来帮别人去发展自己的业务,目前在探索。

AI财经社:你们自身是怎么解决内容和渠道问题的,才能帮其他人发展业务?

胡郁:内容上,我们跟中国移动合作,像咪咕文化,也能解决一部分音乐、视频版权。渠道上,讯飞之前做行业,已经有一定积累。

AI财经社:你刚提到讯飞会自己做硬件,但外界质疑,你们不是硬件基因,很可能做不好硬件。

胡郁:做硬件,从设计、供应链、品牌定位到渠道、市场营销都是一套全新的要求,但我并不认为没办法攻克。做硬件需要磨性子,这与讯飞做技术研发时的方法论更为接近。

比如我们做翻译机与互联网公司做翻译机的目标不同,互联网公司可以低价获取用户,但我们会跟外交部、外文局等机构合作,还做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讯飞不是做一个产品,要做较长周期能凸显效果的品类。

整体看,我们做智能硬件产品时间不算久,但我们也没有比BAT做得更差。在翻译机品类上,跟进者很多,但我们已经占据整体份额第一。整个翻译机市场会有百亿元规模。

但我们最终目标不是玩硬件,因为我知道硬件做不大,做到千亿级有难度,当然几百亿还是有希望的。

AI财经社:但像讯飞这类过去一直以企业和政府客户为主的公司,如何直接获取终端消费者需求是个短板。

胡郁:这点是我们要加强的地方,特别是在消费者领域。我们为此找了外部的人,跟我一起来做这件事。

AI财经社:BAT也在做人工智能商业化落地,比如在讯飞进入的教育、医疗、司法、智慧城市等领域,都有BAT的身影,且互联网惯用免费战和平台化的打法,这对讯飞构成多大的压力?

胡郁:这个市场很大。首先,BAT在进入这些领域,但并不代表这就是他们的主攻方向,但这是讯飞“平台+赛道”战略中的重要赛道之一。

其次,不要以为免费的就是最好的。对to C来说,免费可能会让你少付出代价;而对to B、to G来讲,免费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to B、to G,不是数据置换或诸如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商业模式,至少不是直接如此。

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逻辑——to C做好了,就能将to B做好。to C的打法放到to B上,不是一定有效。比如说,华为做的事情就是BAT做不出来的。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