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阿里投资我们时,我们在天猫上还没有任何动静,还没入驻天猫。”易果生鲜创始人金光磊告诉虎嗅,接受阿里投资时他也纠结过:“接受投资是一个分水岭,做小而美还是大规模、大体系的生鲜电商公司?” 而这也竟成为易果亏损的开端。
2005年成立的易果生鲜,在2013年才做A轮融资,此后每轮融资中都有阿里的身影,而到今年11月底C、 C+轮累计5亿美金融资中苏宁入伙,金光磊更加坚信了布局未来的“战略性亏损”。
与天天果园王伟的思路不一样,金光磊认为“生鲜是一个规模效应,现在产能只能达到50%—60%,其他多余的投入是为未来增量买单。”所以在他规划中,易果做加法远比减法有意义。“我们已经覆盖全国200个城市,作为天猫超市的战略合作伙伴,只要天猫超市业务开展到哪,我们生鲜板块运营就要跟到那里。”
目前易果员工约5000人,其中约3700人分布在物流团队,保障其70%的订单自送。此轮融资完成后,金光磊希望搭建易果的生鲜生态,根据交流信息,虎嗅绘制了易果生鲜的生态版图:

用金光磊的话说:
“我们希望通过长期积累的客户大数据,把前端客户、上游供应商和中间物流连成一个平台,打造一个生鲜新的生态体系,能够让整个生鲜行业的运营效率释放出来,让我们生态圈的伙伴和消费者一起共享这个效率释放出的红利。”
完成C+轮融资后的易果与苏宁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核心供应商,B2C商城业务入驻苏鲜生,而线下接入苏宁小店试水社区O2O生鲜方向。同时成立了易果供应链公司,与易果生鲜全渠道、安鲜达物流平台,一同将全链条开放给生鲜的从业者。
其中,易果在全国已建成11个仓,大仓一般辐射300公里半径的周边城市。安鲜达物流为菜鸟物流网络一个CP,也能接到第三方生鲜订单。对应的,从供应链选品到渠道端分销,结合用户生鲜消费需求,易果制定了自己的一套标准化体系“马克标准”(market standards),意在运营效率的提升。
金光磊更希望通过这套标准与易果在生鲜大数据分析能力,反推到上游农业生产端,制定适应市场规律的科学生产规划。不过,在虎嗅看来,易果要促成这件事,还需要在加强上游产地数据能力,即B端数据服务能力。
相比天天果园与京东,易果与阿里的合作要深入得多。除了独家运营天猫超市生鲜品类外,易果还在金融、大数据方面分别得到蚂蚁金服、阿里云的外围支持。金光磊也不介意“易果阿里化”——毕竟易果有超过一半的交易额来自天猫,且阿里的“复盘文化”深深印入易果管理层。
此外,易果也在学习阿里做生态布局,一个月前收购了东南亚老牌水果上市公司SunMoon,另有传闻其将投资沱沱工社……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