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生鲜“生与死”:哪些踏空,哪些活着?阿里京东如何布线?

发布时间:2018-09-14 18:07:34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站长网
导读:副标题#e# 12月24日,永辉超市(601933)发布公告,同意将自己持有联华超市21.17%的股份,即2.37亿股,作价4.01港元/股转让给易果生鲜公司,交易总价约9.5亿港元。 此次交易完成,永辉不再持有联华任何股份,而这距离2015年4月永辉入股联华仅过去一年半。当

那么,天天果园准备回到国内上市吗?“先不着急,还很难说,这事估计最快也要三年(2019年)吧。” 王伟向虎嗅坦言。不过,在外界看来,天天果园当时放出融资消息,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转移O2O项目进展不顺进而关店带来的负面舆论。

对此,王伟并没有回避,他向虎嗅反思了O2O项目关店的前因后果:

“我们核心业务一直是B2C,方向上始终没变,尝试O2O只是作为一个补充而已,开店本身并没错,只是我们的基因决定了不擅长做这件事。开店还需要各种许可证(加工许可证),我们都不懂,一时半会儿证也下不来,工商查得严,被人一举报就被关。过去半年我们很悲惨,最高峰的时候,我们开了50多个店,很多店三个月就关了。门店的效率并不高,每天仅200—300单。”

天天果园门店关闭后,它的角色转变成“前置仓”,在上海保留约30个。同时,将天天到家并入到天天果园APP之中,变成一小时上门的“闪电送”。王伟称,前置仓不直接售货,运营效率提升3倍,租金成本降低70%,每天的订单数也增加到1500单左右。

在王伟心中,天天果园基因是电商零售公司,细水长流,需要精细化运营:

生鲜“生与死”:哪些踏空,哪些活着?阿里京东如何布线?

尽管有新的融资,但王伟还是决定要给天天果园“瘦身”。他告诉虎嗅,“过去我们做了202个城市,去年开始进行了收缩,现在只做86个城市,以华东地区为主,像武汉、长沙、厦门市场不错的城市,我们都不做。” 王伟认为当自己服务能力达不到业务发展速度的时候,就应该做舍弃,不然会伤害用户坏了口碑。

天天果园在全国建立了5个中央仓,包括自建物流在内,共有1700多人,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王伟计划控制人员增长,还要适当减员,提高人效,要专注在果品上约300个SKU,加大原产地优质供应商的挖掘,涉及海外直采地69个国家。

“生鲜不能做快,一快必死无疑。”王伟记忆犹新,过去一年里天天果园跌过两大跤:一次是2015年7月,因为天气原因,作家六六收到他们腐坏的水果而投诉曲折,被公开曝光;二是2015年11月,在天天果园上出现的褚橙“罗生门”事件。

在天天果园关店后,与京东到家的合作就没法继续。据王伟介绍,二者的合作更多还是物流方面,天天果园在北京70%的订单基本上由京东进行配送,“供应链共享”则是他最希望的结果,但事实与理想还有一定距离。

一位不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虎嗅表示,京东超市与天天果园都是自营,京东流量不可能慷慨分给天天果园,二者虽是联盟,但还是有博弈之处。王伟生于果商家庭,用他话夸张地说“血管里留的都是果汁”供应链功底扎实,但缺乏强悍的营销能力,线上是缺流量。

王伟告诉虎嗅,“去年我们大概花了3个亿的市场费用,用户补贴居多,地域扩张中,光广东就花了1个多亿。”除此之外,做天天果园在做“橙先生”这类自有品牌。他预计,2017年天天果园能实现接近20亿的交易规模,一个盈利临界点。

按照王伟设计的精细化运营指标:新客增长同比不能低于50%,用户留存与复购率要达到70%。与此同时,他还要提高客单价,降低运营成本。在8月份时,天天果园B2C业务平均客单价在150元左右,O2O闪送业务平均客单在60元左右。分摊下来,平均每单的履约成本在25—28元之间。

接下来,天天果园还将保持“慢公司”的节奏前行,尽管他们已经站队京东,但也没有放弃天猫的流量,当前天果园天猫旗舰店在售商品200种,单件商品最高月销量近1700笔,店铺收藏粉丝数为31.1万。

与之相比,易果生鲜天猫旗舰店在售商品约400种,单件商品最高月销量近1300笔,店铺收藏粉丝数为17.3万——从最后一个数据看,易果在阿里的主场竟然弱于天天果园?#一脸尴尬

易果生鲜:全面阿里化,大讲“生态”故事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