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打通金融场景 剑指科技输出
消费金融产品种类、场景范围、交易体量同步扩大。公司消费金融发展初期利用平台积累的C端客户,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产品,主打京东白条。后逐步发展了白条ABS、白条联名卡等,并进一步开展金条等现金贷业务。同时打通多个场景,不断丰富旅游、租房、购房、装修、教育、农村金融等外部消费场景。17年融资服务板块中,消费金融交易额2144亿元,余额485亿元,利息收入53亿。 京东白条: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支付产品,布局线上线下、连通体内体外。京东白条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京东注册会员在京东商城购买商品时使用的支付服务,首创“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支付方式。白条的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适用于自营店铺的白条。2014年2月,京东白条开始开展业务,覆盖京东自营及开放平台产品;在京东商城购物后,客户可申请使用白条付款,享受账期内延后付款(最长30天)或者分期付款(最长24期)等增值服务。第二阶段,适用范围扩大到京东商城中的第三方店铺。第三阶段,推出“白条+”。2015年推出的“白条+”将白条业务延伸至多个场景,包括旅游白条、车险白条、教育白条等。第四阶段,线下支付阶段。2016年9月推出白条闪付业务,用于在线消费和线下POS消费的信用支付,自此,银联闪付POS机亦可使用京东白条额度。截至2016年9月末,白条闪付已覆盖全国1900多万台银联闪付POS机、线下800多万家商户。2015、2016、2017H1,京东白条的应收账款分别为67亿、148亿、187亿。 白条优势:获客容易,风控能力强。受益于京东商城场景的多样化以及信用赊购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京东白条获客容易,2015年9月末,白条活跃用户超250万人;消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区力于招商银行京东金融小白信用联名卡发布会后接受清流消费金融的访谈中称,白条上线三年后授信用户逾1.2亿人。白条技术核心为其风控能力。风控核心源自征信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以京东电商庞大数据库为基础,从环境、行为和账户风控技术等方向入手,有效的控制自身风险。2017年,公司已实现对3亿京东用户信用风险的评估。 平均资金成本5.5%,供应链金融辅助盘活自有资金,ABS利率低于同业。消费金融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ABS融资以及其他机构融资,公司在消费金融体量远不及蚂蚁金服体量的情况下,资金成本仍能维持在5.5%,与蚂蚁金服一致。1)自有资金方面,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对上游供应商的结算周期,来将赊销的成本转移到上游供应商,实现自有资金与消费金融业务的合理对接。 2)2015年京东由华泰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进行了基于白条资产的 ABS,并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京东白条ABS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其背后支撑的资产“京东白条”,在其风控技术支持下,风险也被最小化,因而利率低于同业。根据艾瑞咨询数据,京东金融17年四季度发行的ABS优先级平均利率仅为5.39%,远低于花呗、拉卡拉等发行的ABS产品利率水平。3)此外,公司还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