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雅虎、谷歌都退出了中国 亚马逊凭什么成为幸存者?

发布时间:2016-12-27 21:26:41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中国企业家
导读:副标题#e# 闯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互联网巨头似乎总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如何在保持企业文化的同时,将其优势资源对接中国本土市场,入华12年的亚马逊是一个正在实践并已见成效的案例。 出任亚马逊中国区总裁以来,张文翊跟媒体见面次数越来越多。 在

  接下来开始跟技术团队沟通,尝试可能性,怎么样能利用亚马逊全球站点的库存,不用新建体系,只是通过前端商品的交叉性代入,在亚马逊中国的页面上直接呈现出来。这个过程中还要解决各种账户和购物车以及页面的问题,最热门的商品页面,亚马逊用人工翻译尽快实现,但长期则会使用机器翻译的模式以保证商品上架的速度。

  而页面并不仅是翻译,还有汇率的实时变化带来的自动调价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尺码换算。以尺码为例,全世界的尺码表都不统一,而欧洲商品的尺码又特别复杂,包括裤子、上衣、裙子的尺码都不一样。首先需要把品牌的英寸标识换算成厘米,用大数据的方式重新录入系统,才能让消费者首先看到的是根据身高、体重、胸围、肩宽体现的厘米表达形式;其次是把不同国家的全部尺码竖列并齐,可以横向比较。随着英亚的上线,尺码表这类细节也需要持续优化。

  跨境战略前期,亚马逊主要上线一些TOP品牌,然后再将海量的商品一步步优化。

  2014年海外购上线时有8万个选品,2016年上半年,亚马逊海外购选品扩充到了数百万。黑五前英亚上线,选品首先定位的是独一无二的商品,不再是爆款和美亚已经上线的商品,而聚焦在英国本土特色品牌,不断地扩充选择的可能性。

  选品增加后,技术工作变成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来让消费者更便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在电商行业,亚马逊的个性化推荐是一个成功案例。根据研究公司EKN Research与Aptos Inc。(原名Epicor Retail)的报告,80%的电商巨头都认为亚马逊的数据分析成熟度远远超过同行:利用其20亿用户账户的大数据,通过预测分析140万台服务器上10个亿GB的数据来保证销量的增长,追踪用户在电商网站和APP上的一切行为,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通过向用户提供建议,Amazon获得了10%到30%的附加利润。

  而另一方面,怎么样用价格来服务消费者从而产生竞争力,同时也能达到长期的业务平衡,同样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亚马逊Prime服务上线后,也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Prime会员商品,因为要考虑整个项目的长期可持续性:从运费的成本来讲,在短期内把全部商品同时纳入到会员体系里,难度比较大,需要一步一步实现。“所以,我们是兼顾了两方面的考虑,而亚马逊Prime会员上线之前几乎所有的会议都是围绕着如何加更多的商品进去展开的。”牛英华说。

  当一个消费者在亚马逊下单,购买的商品可能同时涉及本地、美亚和英亚商品。3个国家不同的系统彼此配合,这背后需要有很强的技术来支撑。亚马逊在欧洲是一个高度整合的体系,英亚上的商品有可能会存放在德国,也有可能存放在意大利或者其他国家,打通英亚的仓储并不仅仅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打通,更多是跟整个欧洲的对接。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