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谷歌都退出了中国 亚马逊凭什么成为幸存者?
在亚马逊公司内部有一条红线:页面的商品评价没有人能改或者删掉。“给钱写评论这种事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我们不希望有任何这方面的行为影响到消费者真实的评价,这种真实评价是最宝贵的。”牛英华说。 亚马逊内部还有一个“强势角色”——客户体验官。他们拥有一票否决权,在上线任何页面产品的时候,项目落成后都会全过程走一遍,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可以叫停这个项目。 第一个海外购商店在中国落地之后,在墨西哥、印度等其他国家也复制了这样的业务模式。实现第一次本土创新后,亚马逊中国对所有的项目按重要程度进行了一轮排序,开始考虑Prime会员服务。从业绩表现来看,Prime会员服务无疑是亚马逊电商业务中最大的亮点。事实上,Prime的前身——超级免费送货服务推出时,亚马逊内部有过不同意见,不少人担心会让未来的资产负债表再一次出现问题。从短期来说,这项服务确实会让公司成本上升,这是一种新鲜的、未经实践证明的(有些人甚至会说是鲁莽蛮干的)概念。 但贝佐斯还是凭借胆量和经验强力推行。他认为,当购物变得容易时,顾客就会提高消费额,促使飞轮效应产生良性循环。借用《从优秀到卓越》中飞轮效应和自我强化的内容,贝佐斯给亚马逊线上零售业务描绘的蓝图是:以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更多的顾客意味着更高的销量,从而使公司从固定成本中赚取更多的利润,更高的效率则会使价格进一步降低。“任何一个飞轮只要运行顺畅,就会加速整个的循环过程。” 张文翊和团队也坚持在中国上线全球首个提供跨境免邮配送的Prime服务,这算得上是Prime在美国诞生以来,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次创新转型。Prime上线的同时,张文翊和团队同时推进对接英亚的进展:跟进欧洲系统与亚马逊中国的打通工作,很多工作叠加在一起同时开展。这里面有大量的工作要整合,尤其是在技术层面和系统层面。 出发点 Prime上线当天,从宣布到全部商品上线完毕,仅仅用了3个小时。几百万的商品,如果没有后台技术做支撑,很难在3小时内完成全部上线。 亚马逊被外界评价为一家技术性企业,在过去18个月里,亚马逊市值翻了一番以上,主要增长点和利润大头来自AWS云业务,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5%,而AWS云业务同比增长了55%。除了零售业务和云计算业务,亚马逊一直在投资其他领域,寻找其增长的第四大支柱。它最近推出了未来零售店的概念——amazon go,只需要带着智能手机进门刷下二维码即可实现随取随走的购物模式。这一套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离真正实现还需要一段时间,其背后的技术至少对线下零售是一次巨大冲击。 在国内电商快速增长的十年里,亚马逊没有参与到各种大战中,而是延续总部的战略,将投资放在基础建设方面,包括库房建设和物流配送服务。牛英华2013年从宝洁跳槽亚马逊,头几年她感触最深的是,在亚马逊,除了要想清楚策略、战略,还要永远把技术的概念放在脑子里。“在电商中做生意好比是花样滑冰,无论舞姿多么美,一定要把冰鞋穿好,如果不会用一定要栽跟头的。那个冰鞋就是技术,当你对技术的理解和对系统的运用达到一定的程度,才知道什么是最快的方法,什么是最简单的方法,什么是最有效的方法。”牛英华告诉《中国企业家》。 亚马逊的跨境战略刚开始想的是用进口直采的方式来做,与海外的供应商直接签约,直接拿货,但随着订单量的增加,速度还是太慢。后来管理层开始琢磨,能不能在全球各种不同的系统中用不同的团队和系统之间打破壁垒,做好跨国家的链接,让商品直接进来。这是跨境战略一开始的出发点和思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实现商品覆盖范围最广以及多元化。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