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鱼成了后现代“心灵迪厅”
当时美苏争霸带来了核战危机,自动化和机械化让一批工人个性泯灭与人格异化,再加上越战泥淖,欧美年轻人的情绪极度压抑,年轻人掰着指头过有一天没一天的过日子。美国爆发了反战浪潮,法国则是诞生了“五月风暴”。 那种社会情绪和今天的中国有几分类似。当时的年轻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美国的嬉皮士、英国的Mods族以及法国的68一代接连出现,他们离开了郊区涌入城市,逆反传统观念,追逐时尚与娱乐,钻进了反主流的亚文化,玩自己那些兴趣爱好,摇滚、绘画等一批新作品在当时鹏涌而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作品一时成为风潮。 聚集闲鱼上的中国年轻人其实也是这样一代人,他们因为城市化进程离开了自己的家乡,逐渐涌入都市中,社会压力之下,他们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灵避难所,兴趣爱好成了聚集年轻人的重要凝合力。 你去闲鱼居然可以发现,rapper在编曲作词,为人量身定制生日祝福、表白套餐、diss代骂等服务,真的相当硬核了。 一批回归手工传统追求田园牧歌式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在搞捏泥塑雕、拓印橡皮章。他们如同手工梗一般在那儿玩自己的那套东西。另一批技术极客则是在卖航拍服务,为避免别人误解摄影师潜规则甚至还在闲鱼上备注“卖艺不卖身”。 你说这批年轻人不去微博、微信卖服务,在闲鱼上晃悠算是做什么? 在闲鱼上有着成熟的交易保障,而且会带来真金白银的购买,它代表了自己的服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闲鱼为他们提供了点燃篝火的场所,他们可以小心翼翼点燃自己的柴堆,让其他人聚集起来,这种方式可以满足自己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四 想无聊 现代社会是一个过分有意义的社会。人们希望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到合理利用,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创造价值,然而这种过分有意义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压迫感。 有时候,无聊和无意义,往往会创造奇迹。 有经验的游戏开发者会发现,无论他们制定的规则多完善,最后都会有一批无聊玩家通过无聊行为让原本完善的规则卡bug。 比如说《英雄联盟》里有很多“吃饱了撑的”玩家,他们就没事干在游戏中做一些很无聊的研究。比如邪恶小法师的被动法强能叠到多少层,能不能一Q秒大龙。 这种博弈几乎每天出现在聚集了千万玩家的社区之中,无聊的玩家总能想到无聊的事情,聚集起一群其他无聊的人共同打破原有规则,让维护团队不得不撰写代码修补漏洞。 某种意义上说,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干那些极端无聊的事情,也是人类的社交需求之一。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甚至都无法归类这到底算是社交需求还是情感需求。 不过当代哲学家韩炳哲对这种需求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 人类和社会正在转化为一部自我封闭的效能机器,超负荷劳作使效绩最大化,但是深度无聊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深度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