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不只是红包推手,阿里正在用双12做局
流量渗透的价值在于“增量”。阿里2019Q3财报显示,阿里经济体新增的35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中有七成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支付宝端“每日必抢”栏目是淘宝获取下沉新用户的核心入口。很明显,当支付宝和盒马的流量通道被打通后,盒马在下沉市场布局新零售业态也会有更多的决策依据和群众基础。 而反过来,盒马的强势也会带动饿了么及支付宝的使用率,比如盒马粉丝在饿了么和美团之间显然会倾向前者,盒马内有关支付宝指纹支付的应用又会促进用户对支付宝的使用频率。 当然,流量层面的打通并不是阿里经济体联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核心价值,基于底层数据打通带来的场景打通、能力流通才是根本。 比如,支付宝在过去已经完成了从纯支付工具到数字运营中心的升级,但支付宝并没有局限在流量入口和分发,正进行能力的去中心化,比如支付宝小程序已经镶嵌在阿里本地生活各个BU里,商家如果要入驻高德,就可以把自己的支付宝小程序经过简单的调试,直接搬到高德的APP里。 支付宝小程序在19年初升级为阿里小程序,成为阿里系小程序的底层架构,这除了开发者可以一次开发、一键发布外,也意味着支付宝小程序变成了一个技术通道、能力载体,在阿里本地生活的矩阵中穿针引线,观感最直接的效果是:一个商家可以同时把自己的服务放在不同的场景里,比如一个餐馆的小程序,在支付宝端用户的需求是点餐,放在饿了么用户的需求就是外卖,放到高德就是导航和预排队。 这些场景带来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增量。 在支付宝小程序穿针引线的过程里,我们完全可以期待,阿里本地生活的各个BU在资源和能力上能够彻底打通和流转。那么,在未来五年,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阿里本地生活的每一个BU不但是一个能够独立提供闭环服务的单元,也是整个阿里系和消费者接触的触点,比如消费者使用盒马,同时能够无缝的、有感知或者无感知的使用到饿了么、支付宝。 即,每一个触点都是整个阿里。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