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的黄昏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优衣库通过对自己的库存、库位、物流等方面全面而精细的调整,实现了全国库存与天猫线上打通,让消费者在天猫下单后,到全国100多个城市、500多家店面都能现场取走衣服。正是基于全渠道管理的打通,给了优衣库在线下持续扩张的底气,计划在2020年前在中国开设分店至1000家。 在多方对比和市场压力下,H&M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彻底进行数字化改造,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供应链效率,优化线上线下运营管理,通过门面改造增强消费体验,不再依赖顶层品牌设计而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判断消费者喜好。于是就出现了今年全新概念店的开设,新折扣平台Afound的上线,以及新物流系统的启动等频频动作。 一系列改革措施后,今年三季度销售增长实现了9%,远超于市场预测的5%,最大市场德国的销售从上半财年下滑5%转为增长6%,第五大市场中国的增幅从上半财年2%扩大至13%,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尽管如此,利润率依然持续在下滑,这和Afound带来的折扣率上升及新物流系统的成本投入不无关系,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H&M的在线销售同比猛增32%,线上市场的发力才是扭转增长的真正原因,而从长远来看,螳螂财经木宇认为,这种依赖于折扣率基数上升的促销本质上并不能真正解决H&M目前的困境。 而高管的言论的模糊也让事情显得没有那么简单,投资者总监Nils Vinge表示:“今年我们以过渡为主,现已看到事情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而CEO Karl-Johan Persson则表示本财年10%-15%的收入增长目标作废,而明年目标则暂不讨论。 三季度的销售数据提升曾一度推动股价创17年以来最大增幅,但这是否就意味着H&M走出了增长瓶颈,事情未必那么简单。潮流已经变了,H&M或许忘了,快时尚品牌早已不再是时尚的风向标,带着各自审美的年轻人变得更加挑剔,而H&M似乎还未能找到属于它的锚点。 这不是属于设计师的时代,而是属于数据的时代,也是属于服务的时代,你唯有低下高高在上的头颅,认真研究分析他们的喜好,艺术可以小众,但大众消费品注定是要走到人民群众中间去的。 品牌运营的落伍 快时尚品牌的风靡全球,本质上是一定阶段的特有现象,总体来说它需要有三个前置条件: 首先,依赖于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话语空间,顶层时尚圈在引领潮流上有强话语权。 其次,全球产业链高效整合和低人力成本带来的快速生产能力和高性价比。 最后,移动互联网信息爆炸前的时间差效应。 通俗来讲,快时尚成功的关键在于完成了“时尚”和“平价”的结合,在此之前,“时尚”的代言词往往是“昂贵”,对于大量渴望追随时尚却又欠缺经济实力的人群而言,快时尚品牌的出现无异于天降甘霖,这让他们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买到出现在时装周上的流行服饰。 于是形成了快时尚品牌最为常见的商业模式,通过急速的线下扩张触达人群,以快速的产品迭代完成大众的消费收割。 但进入新时代之后,快时尚行业所依赖的三大要素都发生了变化,这让他们不再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而是沦为了普通的大众流行品牌,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品牌不能再依靠时代的红利维持高速发展,必须得建立起属于自己独具辨识度的品牌文化和调性,并对细分人群进行精准营销。 当快时尚行业的整体优势消失后,个体品牌的缺点便会暴露无遗,如同前文所提到,H&M既不够时尚又质量不足成为了饱受消费者诟病的问题,它逐渐沦为了一个普通街店品牌,虽然有存在感,但却不够有吸引力。 而无法维持引流能力又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即与商场的议价权降低,租金成本攀升,这会进一步将H&M从中心推到市场的边缘。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