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少儿编程:一边疯狂挤入,一边狼狈退出 | 风眼前线
由于无法满足孩子进阶课程的需求,资金也消耗殆尽,宋毅在2018年行业热潮期间暂停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从创业的焦虑中抽身之后,他总结其实少儿编程没有严格的壁垒,自己项目失败的原因就包括市场需求、课程体系等主客观因素。 “创业初期其实就考虑过少儿编程的非刚需属性,但暑期招生的顺利导致对市场需求盲目乐观放松了警惕,而秋季学期开始之后,家长就在孩子课外班上做取舍,编程就成了大概率上被舍弃的一门课。”宋毅遗憾地说。 另外,课程体系不完善也是宋毅项目的一个疏漏。“我们的课程能够让孩子对图形化编程基本掌握,但进阶课程的设置没有及时跟上。”这其中就透露出两个关键点,一是课程体系的可延续性,二是教研能力的重要性。 其实,宋毅面对的不是个体问题,而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同质化、平台和教研体系不完善等逐渐成为行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方面在市场需求上,少儿编程远没有达到少儿英语或者其他兴趣的需求,但拒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已经有200多个创业项目。对此,唐亮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我觉得目前看来,市场可能是供大于求的,在这个趋势里肯定有大量的创业者,大量的资本进入,会把趋势再进一步拉高,但我觉得可能经过一两年的发展会逐步回归到比较平稳的状态,而这个回归的过程就会有一部分机构很难做。” 另一方面,少儿编程仍属于早期阶段,课程设计还是一个新兴岗位,,并且很难从现有的少儿教育类型中找到能够直接上手的人才,成熟的少儿编程老师及课程设计师供不应求。林钊仕对凤凰网科技表示:“确实整个行业的师资是非常重要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我们设置了一套培训机制,保证招的每一个人都能达到我们的基础要求,然后培训成能够胜任教学的老师。” 师资对少儿编程项目的生存至关重要,这已经成为一种行业共识。唐亮也认为,所有事情的核心竞争力都是最终提供的产品的竞争力,只不过教育产品它会更复杂,包含课程、师资、平台、交互手段,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也在于师资。 孙国府通过对少儿编程领域的观察发现,这个行业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怎么去稳定的招聘、培训合格的老师,还不说是优秀的老师。第二个问题是,这个行业不像英语跟数学,具有比较成熟的、打磨多年的课程体系,而少儿编程基本上刚刚兴起,目前没有成型的、公认的教材体系,这是公司要做的事情。 总体来看,少儿编程行业的壁垒其实很简单,除了市场需求这种客观因素外,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就是最直接的竞争砝码。但正是简单,却造成这种竞争壁垒很难构建的情况,尤其是短时间内,具备相应能力的人才基数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师资也成为投资机构十分看重的一个因素。孙国府告诉凤凰网科技:“这个行业的痛点是调研,所以需要找到我们认为能够解决师资供给问题,跟教材教研问题的团队。”对于像宋毅一样没有走到最后或者等到行业成熟的创业者,孙国府认为可能与创始人现金流意识不够有关,可能初期市场的获客成本比较高,但又没有太重视后端的服务,导致续费、口碑都不太好。 前景:影响因素多、问题多 杨旭认为,少儿编程市场目前仅仅还正培育,它不是一个刚需市场,只能说是培优而是培训,因为它不像考试的学科是刚性需求,所以市场存在一边火热一边观察的情况。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