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在智能手机消失前,这些科学家们研发了人工皮肤、软体机器人等柔性电子器件

发布时间:2018-11-26 13:17:34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在智能手机消失前,这些科学家们研发了人工皮肤、软体机器人等柔性电子器件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两年前,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鲍哲南在斯坦福创建了可穿戴计划中心,将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学生和教师们集合在一起共同

陈晓东:从硬的变成软的,已经有很多很多难点。从应用角度来说,到底硬在哪里,比如从医疗,驾驶,比如我们车上有传感器,飞机上有传感器,包括军队在使用的,飞行员也有传感器,我们有航母,航母也有传感器,可用的东西非常多。

我现在更愿意往回退一步,不用想那么多应用的问题,只想一个问题,怎么把柔性电子器件,把传感器做好,把系统做好,后面可用的东西不一定非得我来做,我们有这么多人,他们可以把这些应用用不同的领域,甚至超过我想象的地方。我个人对于搞材料来说,包括技术相关的,就把它真正做到极致为止,做到别人不能做,只有你能做到。

谈脑机接口与柔性材料

现场观众提问:教授们好,我想陈教授和鲍教授一个问题,你们刚才讲到柔性材料大多是传感器相关的,我们现在对脑机交互非常感兴趣,提升注意力等一些东西,有没有可能柔性材料做到跟刺激相关的东西,帮助人们提升注意力,或者辅助睡眠。如果不可以,技术难点在哪里?

鲍哲南:去测脑电波,现在有一些不同的技术,用柔性的材料去测脑电波其实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现在已有的电极,要么是很硬的用金属做的,直接植入脑内,会损害软的脑组织。另外一点,用柔性的电极,不但会跟脑组织柔性匹配,另外通过设计这些材料,可以使得它们相比金属电极具有更高的灵敏性,获得更多信号,如果用来做脑刺激,用更小的电压就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所以,不单具有生物上的匹配性,另外会有更好的功能。

陈晓东:有很多挑战问题,举个例子,我们所有人都有这种经历,小木刺刺到手指里,一定要拿出来,否则会很疼。如果是刺到脑颅里面,你觉得会不会有问题?这些是材料科学家要解决的问题,怎么把电极做得更软一点,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更加舒适,因为舒适度很重要。这就是材料科学家能做的事情,我个人非常欢迎大家有兴趣的人进来。

张璐:修复脑损伤和提升脑功能,都要涉及到嵌入式的设备。做得好的公司已经在用这种柔性材料了,这个行业做的第一家公司也是这个技术做得很好的,我也是他们的投资人,他们从2015年开始利用纳米纤维,做成柔性器件,植入大脑之后去实现一些功能。现在已经拿到美国国防部几千万的资金进行商业研发,建议你去看这类公司的发展,这才是真正脑机接口的应用,应用的核心已经是我们的柔性材料了。(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付梦雯)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在智能手机消失前,这些科学家们研发了人工皮肤、软体机器人等柔性电子器件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