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https://www.037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深度 | 互联网是如何像猎物一样捕获我们的?

发布时间:2018-11-24 16:48:33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译指禅”((yizh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深度 | 互联网是如何像猎物一样捕获我们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号“译指禅”((yizhichan007)),译者:方块,译者微信号:berney-;原文来源于《The Guardian(卫报)》 Justin Rosenstein调整了他笔记本的

一位在 Facebook的朋友告诉Harris,用来提醒人们“朋友请求”或者“喜欢”的通知图标最开始是被设计成蓝色的,这与Facebook的风格一致同时这样设计也显得“微妙而且无害”。Harris说“但是没有人用它,后来他们把它转换成红色,所有人也就理所当然地使用起来了。”

现在这种红色标识已经无处不在了。当手机使用者每天成百上千次地看他们的手机,他们会看到手机应用旁红色的小点,仿佛在请求他们的点击。Harris说“红色是能触发别人的颜色,这也是为什么它被用作警示信号。”

Harris解释道,最诱惑人心的设计会利用敏感的心理,也正是这种能收获到多种回报的心理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去赌一把。当你点击应用软件旁的红点时,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否会收到一封有趣的邮件,大量的“喜欢”,还是根本什么都没有。这种失望的可能性让它具有强制性。

这恰好解释了刷新机制如何快速地成为当代科技最具吸引力和广泛应用的设计功能之一。这种机制借由用户下划,暂停,等待观察是否有新内容出现来完成。

Harris说“每次你下划手机,就像触发了投币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有时是一张好看的照片,有时只是一则广告。”

创造刷新机制的设计者Loren Brichte起初是把它用在更新Twitter内容,因为流畅和直观的设计,他本人在设计应用的圈子里广受好评。

现在32岁的Brichter说他从未想过要把作品设计得使人上瘾,但他也不会去争论这种投币机的比较。他说:“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我有两个孩子,当手机阻止我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时我深感自责。”

Brichter是在2009年为Tweetie创造出这个功能的,他设计的由来主要是因为在他的应用软件上找不到任何地方安放“刷新”按钮。拖住内容并往下拉,以此更新内容,这在当时看来最多不过是一个“可爱又聪明”的补救方法。在接下来的几年,Twitter就让Tweetie将下拉刷新整合到它自己的应用上了。

从那之后这种设计在各类软件中变成了被最广泛模仿的特点之一;对于成千上万的人来说,这样下拉的动作,直观得就像抓了个痒。

Brichter坦言他对于这项功能的长时间延用感到不解。在这个具备推送通知科技的新时代,应用软件在无需用户的触发下就能够自动地更新内容。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