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智能CEO王学集: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 深度对话
A: 我觉得沟通方式出现了变革,沟通方式已经不会只围绕在手机上。沟通方式是一个大的商业逻辑,但其实沟通方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技术逻辑。为什么会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呢?是因为云计算这样技术的普及。 你在PC那个时候用到的是Web技术,然后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导致手机上APP非常容易就能做出来。云计算不仅是IaaS层,它还应用到了PaaS层和SaaS层,云计算的技术逻辑是全方位覆盖移动互联网的。从这种技术逻辑再往下延伸的话,是整个大数据的体系,大数据的体系再往下走就是机器人的机器学习,机器学习不就是AI吗? Q: 你们刚开始创业最想做的是什么? A: 我们当时想做一些技术层面更智能的技术,包括跟大数据有关的、跟AI有关的。我们想做一个智能的产品应用这些技术,其实就是做“第三个沟通方式的产品”。 Q: 大家可能认为智能音箱是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三个沟通设备。 A: 目前还是这样以为。我觉得这是一个判断,但这不是一个正确的判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能一个对讲机你也说这是沟通方式变革。为什么手机是沟通方式变革?是因为只有手机能做到人机合一。 大家好像觉得,身体佩戴一个东西很自然,比如手环。然后再用音箱渗透到很多设备上去。音箱放家里,一个耳机挂在耳朵上,还可以戴一个眼镜、一个手表,只要把语音技术嵌进去,大家是这样一种遐想空间。 但现在的问题是实践了四年下来,发现老百姓除了带一个手机其他东西都不带。这不是技术能解决的,也不是成本和性价比能解决的,这就是人性决定的。手机它是一个通信工具,它是拿着、带着的,就好像钥匙一样。 Q: 现在包括BAT在内的巨头都在做智能音箱,它们争夺的是什么? A: 它们的目的是很高的,它们想做整个智能互联网的一个大入口。但是它们可能没有想得那么清楚。最本质的是说它违背了人性,它不能做到人机合一。 Q: 亚马逊Echo在国外似乎比国内音箱卖得好? A: 第一,英语环境的语音识别能力可以做得比中国要好;第二是中国人不喜欢开口,这个跟儒家文化有关系。老外是那种辩论式的,他们的文化就是要你去做争辩,交流才能往前走的。 Q:你认为Echo下一步的发展是什么? A: 可能是多元化的设备,肯定不只是一个音箱,比如耳机等等。它能不能做到像谷歌这么牛,我觉得要看它的造化,只能说它是一个不错的语音方式去获取整个IoT时代的内容。 Q:现在看来最后可能成为第三个设备的是什么? A: 我一开始可能没有看那么清楚。只是我当时觉得要往这个方向走的话,要么你做一个这样的设备,要么你做一个IoT平台。一开始不想那么多,做一个IoT内容建设者总不会错。后来在做的过程中,我自己越来越认识到,其实可能根本没有“第三个设备”。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