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零点后 | 风眼前线
经验有时候赶不上变化,没有人知道今年的消费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刷新去年的记录。所以每年双十一的前一天,网易考拉团队的技术人员都会在作战室“求不宕机”——摆上一个大考拉和三个小考拉,前头插三根烟,“开战”前认真拜一拜,祈求系统稳定。 这成了一种战斗仪式,意味着流量和系统的博弈开始了。 购物的人在跟时间赛跑,技术团队在帮他们战胜时间。支付宝的统计显示,输入6位密码平均需要3秒,而指纹支付只需要1秒,能够缩短支付时间。 所有从事电商相关职业的人,这一夜都不能安眠。没有人能统计具体人数,但是我们可以有所估计——阿里巴巴、京东、唯品会、什么值得买、网易考拉、网易严选、小米有品等电商公司全部参与到了双11的战斗中。 双11像一个特殊符号,人们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夜的时间,疯狂地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疯狂地结算、支付,然后在焦虑中等着快递的到来,享受拆开包裹的快感。 这一天人们可以放纵欲望,尽情狂欢。互联网裹挟下的人们,很少有人能够逃出它的围追堵截、狂轰滥炸。人们一边感慨消费主义的强大,一边忍不住将形形色色的商品加入购物车。 零点后,电商构建起来的网络将城市、农村、甚至海外的角落推向一个跳动数字带来的繁荣之中。但不知道当太阳升起,人们又要恢复日常生活的时候,当他们需要面对信用卡账单和考虑如何将花呗分期的时候,是否会有人感受到,这一夜里的狂欢好像潮水退去后的泡沫。 媒体人Keso感慨道,“无论如何,人很难跟物欲对抗,这是人这种生物的致命弱点,也是消费主义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阿里巴巴把‘光棍节’修改为‘购物狂欢节’、‘全球狂欢节’,大概就是希望强化跟人民群众一起买买买的快感,而不是顾影自怜的自我安慰。” 人们讨论消费降级,但薇薇坚持认为,降级的只有房和车,“小件的谁能忍住不买",消费主义仍然非常盛行。十年前,如今阿里巴巴的CEO张勇可能也未曾想到,他在2009年夏天提出的一个“促销”的点子,会在一年又一年的造势之后,演变成为一个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比春节还要重要的商业节日。 十年之后,双11早就不再是阿里巴巴的专属节日。被双十一裹挟的,除了几乎所有的电子商务公司,还包括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生产商,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仓储公司、广告公司、营销公司、传播媒介,以及越来越多的第三产业的从业者。 而对于一般消费者,双11的零点过后,他们的时间、精力、金钱以及某些微不足道的梦想,最终都会和这特殊的一夜一同消失。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