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80后新“首富”黄峥:他和拼多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雷军在小米赴港上市的招股书里说到:“小米永远把利润定在5%”。那些因为品牌方制定的高溢价商品,因为改变了品牌方的渠道管理,出现了两种数字悬殊的价差。这种情况,在拼多多又该不该仅从价格上,就认定是假货? 2010年前,马云在多个公开场合演讲时,都喜欢举一个他亲自经历的例子,去褒奖淘宝背后促进整个中国社会商品流通的贡献。马云在澳门街头看到一盒售价上万块的赌场筹码,在淘宝上的代工厂家,同一件商品只卖300多元。马云认为这是去掉中间环节的消费者利好,是淘宝模式的胜利。 今天的拼多多,也出现了同样有价差巨大的同一件商品,怎么去理解拼多多,就不能再带着“零成本”的大脑思维了。 回过头来看,黄峥要求拼多多去关心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消费者最容易被伤害的问题。黄峥给拼多多全体上下制定的方案,是“钉钉子,一步一步钉下去”。就像临期奶问题,一旦做了提示,拼多多就要一步步推进下去。而不是简单的做个提醒,消费者买不买,责任概不负责。 3、思考拼多多的下一步 拼多多对外公开宣称它的业务成功条件,主要有赖于扎根微信端的社交拉新——游戏体验式的裂变和拼团模式。不过黄峥在上市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明确表明拼多多大部分交易,其实还是在自己APP上完成的。 同样是在7月26日晚上上市发布会上的致辞,黄峥对未来的拼多多有这样一句定义:“未来拼多多将成为一个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融合的新空间。用户可以用最划算的价钱买到理想的商品,更在过程中收获快乐。这个空间里,供给两端的链条被压缩,批量定制化大规模实现,社会资源的无谓损耗持续降低。如果以传统企业类比,这个空间应该是‘Costco+迪士尼’的结合体,它不光提供超高的性价比,更将娱乐性融入每个环节。” 而在拼多多的上市前招股书上还有一句关键信息:“平台下一步会升级供应链,会利用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为用户做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听懂拼多多说话,需要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利用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为用户做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等于是在告诉所有人,未来消费者在拼多多的购买驱动力,低价不再是唯一的理由。人的下单决定,主要出自对自我需求的精准满足。 人的需求是多变而多面的。低价的永远有人要,品质人人都不拒绝。什么东西是有品质的低价?或许,最理想的对标答案,可能还真是Costco(好市多),一家打败了沃尔玛,令全球零售业都佩服、效仿的美国社区超市。 拼团,不出预料的话,将永远是拼多多带给大众的主要体验特色。这并不稀奇,美国Costco在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卖场里,处处都是拼团的欢乐景象。几个主妇组团去Costco购物,通过联合组团的方式,享受到更折扣的价格,完成批量采购后,几个主妇之间再分配各自出资比例的所需。 这是不是拼团?是不是线下零售常见的购物景象? 为什么要迪士尼一样的娱乐性?很显然,这是拼多多赖以爆发的主要条件之一。拼多多毕竟是线上平台,缺乏线下面对面具备的交互丰富性。没有游戏版的体验,人拉人拼团的转化触发条件,在线上会非常困难。 这就是为什么拼多多说要升级供应链,大数据精准推荐,以及一个Costco和迪士尼的结合体的内在意思。 有时候自言不擅长和媒体沟通的黄峥,其实在他所说的每一句中,都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拼多多的过去、今天和未来。黄峥的话有时候不仅是站在拼多多说给外界听的,也是站在社会说给自己听的。 “没有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造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显而易见。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我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持续承受质疑甚至冤枉”。如果要问此时黄峥的内心在想什么?他也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大家。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