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蛋杀进社区生鲜,对标菜市场,毛利超同行50%,哪些套路别人真的学不会?
可是,只要自己采购生鲜毛品,自己在前端门店加工,就能把半成品加进去,做一个损耗转毛利的操作,把损耗的毛利盘活。比如半头猪肉,可以做出30%以上毛利。如果是在大仓包装出来的纯净肉标品,就最多只能作出15%左右的毛利。 “电商大仓做的包装生鲜,损耗其实比门店要大。互联网生鲜的供应链后端成本其实比前端大,所有毛利,都被后端吃掉了。”这是夏荷用业务全局损益,去看单点局部的损耗成本,才得出的生鲜运营策略。 就像果切损耗很大,但是一颗水果做成果切,卖出的价钱比水果大。人工操作在里面,反而是增值效应。 类似盒马的日日鲜原料,会在门店转换成盒马工坊的加工食品原料。三蛋和盒马,都在一个思维上做互联网模式,在实体店运营的加法和成本的减法。 而这,才是互联网思维,发挥在生鲜实体零售的正确案例。 “今天摆在生鲜运营者面前的难题,其实是对于传统菜市场被验证过的非标准化运营,怎么变成标准化经营。非标商品的标准化作业”。夏荷甚至认为,资本和互联网公司喜欢的生鲜模式,本质上都是一种偷懒。 “供应商送货过来,再去做生意,那毛利上哪里找?”夏荷觉得,以往互联网公司做的生鲜,想要的客户人群,和他们能触及的人群,其实是两类人。 夏荷定义的三蛋生鲜,就是基于已经赚钱传统生鲜流通模式上,再前进半步。 这前进的半步,就是门店做的更好一些,包装菜和散菜的比例结合。商品结构、顾客价值和会员价值的不同深度挖掘。 然后再作出整套门店的SOP,即可大规模复制。这样,三蛋生鲜才能做成一个赚钱的平台。 - 4 -三蛋生鲜的管理策略夏荷能有这些思考,是从她复旦大学毕业后,就在种地、育种等最基层农业积累起来的。“我太了解流通链路了,整个生鲜在不同流通链路的毛利,算都算的出来”。 那么,问题来了,这套模式,谁会是三蛋的竞争对手?它隔壁的永辉能轻易复制吗? 或者说,三蛋的哪些竞争力,是别人永远拿不走的? “一句正确的话,背后十个看不见的坑”。夏荷很坚定认为,复制别人,没有那么容易。“就算是我手把手指导别人抄袭我,做的人其实还是会走样”。 “关键是做的人,自己懂不懂。如果很懂,不用抄袭三蛋,如果不懂,抄袭也抄不到精华。” 我们再重复一遍夏荷的这句话:“一句正确的话,背后十个看不见的坑”。有时候那些看似正确的话,自己不一定能照搬。比如一些所谓的心灵鸡汤。 夏荷这句话,点出了一个商业模式,一个创业者最有价值的一面。从外界去看一个商业模式,看的都是大面的是非和对错。但是细节的变革之道和对与错,别人看不出来的,抄袭不了的。 也因为这样的创业思考,夏荷吸引团队的思维,都和别人不一样。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