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的下半场和王小川的十四年
张朝阳2017年也公开总结,自己在“少年得志以后,沉迷在功名里自我陶醉,变得狂妄了”“没有全身心投入在产品上,做更深入的竞争”。张朝阳认为,自己至少错过了两个大风口,第一个就是搜索引擎。“当时关键词搜索还没有出现,我在盈利和董事会双重压力下,全心投入在做门户,并没有意识到分类导航会走向搜索引擎。所以李彦宏找到我要流量,我就把流量导到了百度。把流量给他,结果把关键词搜索的机会也给了他。” 第二个大风口就是社交网络。“我早就意识到互联网一定是多对多的,所以特别重视BBS社区,花3000万美元买下ChinaRen,结果对社区的信仰让我把重点放在博客上,没有仔细去想Twitter和Facebook的模式。博客链接微博的机会,最终让给了新浪。”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好人张朝阳”闻名业内,这位“好人”在搜狐塑造了一种极度宽松的公司文化,以至于李善友公开说,“离开搜狐的人都很怀念张老板,再也遇不到像他那样给予下属宽松空间的老板了”,这种公司文化注定了搜狐的“狼性”不足和执行力不足的问题。 下半场 搜索业务是搜狐发力的重点 随着中国网民数量增长趋缓,特别是手机上网网民数量逐步接近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业界普遍认为,中国互联网已开始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中国互联网“下半场”的概念开始走红。 在2016年底搜狐World大会上,张朝阳也较为罕见地提出:“中国互联网几乎是从搜狐开始的,在(互联网)下半场开始的时候,搜狐将重新回到舞台中心,来实现我们的理想。” 至少从业绩数据上来说,搜狐“重回舞台中心”的任务相当艰巨。《中国经营报》记者研究发现,搜狐自2002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到2014年第二季度出现首次亏损4500万美元,时隔12年;而从2014年Q2到2017年Q4的15个季度,搜狐仅仅在2015年Q3实现盈利;其中在2014年Q2到2015年Q2连续5个季度净亏损,每季度亏损额从2000万美元到1.8亿美元不等;从2015年Q4到2017年Q4连续9个季度净亏损,每季度亏损额从1300万美元到1.04亿美元不等。 具体而言,搜狐营收主要包括:门户等带来的品牌广告营收、畅游等带来的游戏营收、搜狗带来的搜索及搜索相关广告营收。其中,品牌广告营收已极度萎缩,从高峰期每季度上亿美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季度数千万美元,游戏营收和搜索业务营收则在填补广告营收下滑的亏空。 在此背景之下,搜狐何以“重回舞台中心”?张朝阳曾经比较笼统地公开回应称:“风水轮流转,一段低潮也不代表永远的低潮,搜狐正在努力重新回到舞台中心。”张朝阳认为,现在搜狐集团资源还是很好的,有搜狗、有视频、有新闻、有游戏,在几个主要的互联网战场展位还是不错的,所以还是有机会的。 在具体做法上,张朝阳也曾经表示,搜狐今后发力的重点,“首先是媒体资讯,重点发展搜狐新闻客户端业务,在移动端保持领先。其次就是搜狐视频的发展,然后还有搜狗和网络游戏。”对于四大业务板块,“希望通过矩阵整合,以及新注入的工程师文化,让搜狐的竞争力重新爆发。”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