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迁徙:蓝领务工者被改变的命运轨迹
为此,闫金玲不断地参加公司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不断进步向上的感觉让闫金玲很享受。她积极地介绍认识的一些人加入e家洁。闫金玲所在团队有200多位“阿姨”,来自湖南、湖北、安徽和山东等地。其中,差不多都是与闫金玲年纪相信的女性。“50岁以上的老人不会用手机做不了这个工作,而90后则几乎没有。”闫金玲告诉腾讯科技。 90后较多地出现在服务对象中。闫金玲服务的昌平回龙观社区和海淀北部一些地方,并不是富裕家庭居多,而是一种正态分布,一般家庭不少,还有很多是年轻人合租的房子。“他们白天上班,没时间收拾屋子,凑钱请保洁阿姨。”闫金玲说。 在杭州送餐的靳坤武同样注意到90后年轻人更愿意在网上下单订餐,不愿做饭。互联网“原住民”生活需求更多希望在线上解决。“不少人夜里一两点下单叫外卖,他们边上都有电脑。”据靳坤武观察,这些人有些是开网店,有些是在打游戏。与他一起送餐的90后,基本是干了一个月不到,就放弃了。 与80、90年那些没有家累的人不同,70后靳坤武和闫金玲明显对工作更有归属感,认真对待手里的活,并将之当成一项“事业”坚持着。 58集团提供给腾讯科技的资料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司机、家政保洁、快递和送餐员等被互联网加持的职位成为求职者增长最为迅速的行业,其中在2016年成为最新热点的送餐员增长最快,同比增长达232.6%。第三季度,送餐员平均薪水超过50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约为10%。
![]()
一个明显特征是,互联网+职位推动蓝领从劳动力密集地区向一二线城市流动。北上广深是吸引上述四个职位最重要城市,其中家政保洁和送餐员一线城市集中度最高,一线城市占比均超过20%。靳坤武和闫金玲无疑是此轮互联网+蓝领潮流中典型代表,学历低、肯吃苦,有一定学习能力,有家庭和孩子。 今年5月,靳坤武所供职的蜂鸟配送进行了一次薪资调整,取消了之前每个月2000元的保底底薪,将每单提成从4元钱涨到7元。靳坤武愈发高兴。一般送餐员会给电瓶车多加一块备用电池,他买了两块。三块电池可以一共可以跑200公里。最近他发现,“电池跑久了,又有些不够用了。”
![]()
到新行业去 90后不愿进入“互联网+”的服务行业,目前还有70后、80后顶着。靳坤武算过,起码能干到50岁,“到那时还有十几年,以现在标准算,到时一天30单应该没问题,一个月可以挣六七千元。” 正感受转型极大压力的是传统制造业。“中国制造业看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制造业看富士康”,跟随苹果一起崛起的代工之王富士康,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苹果代工业务已经过了最辉煌时期。 进入9月份以来,是留在富士康,还是去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让27岁的李飞颇为纠结。这源于李飞的一个老乡兼同事忽然跳槽,去了一家叫提钱乐的网上消费金融公司,转而到富士康厂区大门口支起了桔黄色摊子,推销他们的APP和服务。老乡和李飞,都来自湖北境内长江支流边上的一个小镇。老乡想拉把李飞拉到自己一个阵营,共同开拓富士康蓝领工人分期服务市场。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