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国民总时间”概念 或可以解释整个互联网的下半场了
日均GNT是个恒定大小的水池,日GNT则略有波动,人均GNT也就是基本不变,那么既然人均网络使用时间是有限的,过去那些大量占用用户时间的商业模式在未来的机会不大,或者说,在未来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属于被淘汰的一类商业模式。 比如像魔兽这一类的大型游戏,需要人的大块时间,我们可以猜测它在未来会逐渐萎缩(这个未来时间,可能是几年或者十几年),最后消失或者成为职业玩家掌握的一种技能。而利用碎片时间娱乐的手游则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再比如,探索了好多年的在线教育、知识内容,一直没有大行其道,可能就与GNT的使用有关系。比如慕课,一门课要教一个学期,需要 200 个学时,每个学时 50 分钟,这就不符合碎片化的需求。未来的在线教育或者知识内容最大量的应该是可以在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一次学习的内容形式。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GNT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视频形式从长视频向短视频进化,从《万万没想到》、《屌丝男士》到《PAPI酱》的时长越来越短。 但是现在有一个反例,就是直播,我们知道,直播是大量消耗用户时间的典型模式,为什么还会大行其道呢? 我们来看看映客用户分布:
![]()
从这里我们就知道,直播这种陪伴类的服务,需要大量消耗互联网用户时间,最多的用户来自东三省,而上海排在最后一位。这说明,它不是为消费升级服务的,如果未来它产品形态不变,按照GNT的概念,我们不看好它的前途。 六、未来好的产品是节省用户时间而不是消耗用户时间 在过去内容有限而用户有余的互联网模式下,谁能大量消耗用户时间,谁就是赢家。但是在未来,用户时间越来越宝贵,要应付的工作和内容越来越多,一个省时间的产品设计,将更容易获得成功。 从理论上来说,节省用户时间有两种方式:1、形式上节省,2、内容上节省。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互联网2016:流量都去哪儿了》里,曾经写过,节省时间有两种,一种是从内容上节省时间,比如得到的说书,可以让你30分钟知道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一种是从形式上节省时间,比如视频就不如音频节省时间,因为看视频的时候你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听音频的时候你却可以开车、洗澡、吃饭、蹲厕所都可以。 其他的,比如网络订餐,就是可以节省用户外出吃饭的在途时间,网络地图可以节省用户的行车和寻找道路的时间,今日头条可以节省你搜索新闻的时间。 当然微信是一个例外,因为微信正在走向基础平台的样子,也就是说,未来你几乎所有的网络使用都会基于微信。 七、传统互联网的存在的意义基础正在崩塌 过去,我们觉得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几个方面: 1、内容海量 2、免费 3、认知盈余 但是这几个基础在国民时间GNT的面前,正在崩塌。 比如说容量无限,同传统媒体相比,这是当时互联网的优势所在。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过剩。我们每天要在数千条朋友圈的转发内容中决定要不要点开一个文章标题,要在像国家图书馆一样的图书列表中选择明天看什么书,要在无数个待读公号文章中决定读哪一篇。我们没有时间全部都读,因为人均日GNT是有限的。 第二个免费,也是由互联网发扬光大的一个名词,这种模式的基础假设是,用户的时间无限,所以他们乐于花时间接受免费的内容或者娱乐。但是,一旦认识到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那免费并不能成为制胜的武器。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