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点将至:拿什么来维持IP的火热?
很多厂商只看到影游联动赚得盆钵皆满的一面,但栽在影游联动上的作品可一点不少,比如《琅琊榜》,在《花千骨》手游爆赚后,得知小说《琅琊榜》的影视版权被售卖后,另一家嗅觉灵敏的游戏公司立马买断了《琅琊榜》的手游改编权。但是与影视剧口碑爆棚不同,同名手游在推出第一天迅速吸量后,短短1周内便跌出畅销榜。 像《甄嬛传》、《芈月传》都是错过影视剧档期导致难以形成影游联动从而不能完全发挥IP自身的影响力,在早期有不少厂商都犯了这个错误导致游戏难以长存。 更重要的是,当影视作品热度褪去,自身没有太多内容的IP改编手游就会后续乏力。不论是IP还是影游联动都只是提升用户关注度的手段,IP并不能直接改变游戏的品质,最后的留存率还是依靠游戏自身。
![]()
网红IP的强势崛起 实际上,不论是游戏IP、电影IP、亦或是网剧IP等,都属于横坐标上不同的分类,而从纵切面来看,并不是所有IP都称得上是超级IP。后者需要具备庞大的粉丝群体、强大的天然流量、可挖掘的深层内容、核心的价值观与哲学。 比如,超级英雄故事中,每个英雄都代表着一个不同的价值观,钢铁侠的个人享乐到随后的勇于担当责任,美国队长的原则至上不容变通的爱国主义,蚁人的屌丝肩负重大责任感的平民英雄主义,蝙蝠侠的从暴力与混乱中诞生的民间正义等。多样的价值观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可以使得不同观众产生根深蒂固的认同感,不仅仅具有传播广度,更具有传播深度。 而在如今互联网时代爆发的新网红经济,则是目前代表着IP最具流量能力的群体,其不再基于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需求,取而代之的是其价值取向和精神层面的认同,通过社交网络沉淀式社群经营,形成以此为基础的商业化运作。 不论是短视频风口的引爆、还是直播视频的助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新技术、新文化为网红崛起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动能和肥沃土壤。以直播平台为例,斗鱼、虎牙、花椒、映客、一直播等成为直播网红的新战场,并诞生了袁征等一批优质的才艺主播;而以淘宝店铺为例,张大奕、雪梨、赵大喜、张林超等,以样衣拍照、粉丝反馈、打版投产、上架淘宝的模式,颠覆了传统选款、上新、销售的传统电商流程。 除此之外,风头一时无两的papi酱、艾克里里,美拍的SKM破音,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的主播,B站的up主、蘑菇街红人、nice时尚达人等,均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性格色彩,聚拢了大批粉丝,并由此形成了粉丝经济和社群经济。 但是相对来讲,从整个IP大生态的角度,网红IP的可持续性并不乐观。从商业角度讲,网红过于短暂的网络生涯,很难完成商业孵化与完整的商业布局。 在网红IP商业化方面最成功的,可以算是因2007年“性爱录影带”事件而走红的女性金·卡戴珊。她与多位男性拍拖、或有过婚姻,是全球闻名的美国娱乐界名媛、服装设计师、演员、企业家。手游公司Glu Mobile甚至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款模拟养成类的游戏《金·卡戴珊:好莱坞》,其中存在卡戴珊人物形象约会、晚宴、脱衣等诸多影像环节。这款游戏获得空前成功、长期占据全球苹果商店游戏下载榜冠军,至今收益1.46亿美元的收入。 (编辑:网站开发网_安阳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